首页>科学研究>创新平台

承资源之禀赋 同筑科创高地 江门与省科学院共答“区域创新发展”时代之问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来源:江门科技

江门产研院成立后,推动10多个科创项目落户江门,吸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借助这部仪器,中药材产品能够快速完成农药残留、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避免中药材运至药企后因检测不达标被退回的窘境,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昨日下午,一部由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安捷特(江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中药材快速检测仪悄然运抵江门人才岛。

这是江门产研院成立后的首个技术转化成果。围绕中药材成分复杂、检测难度大等制约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项目从广泛调研、共同研发到仪器成功生产,用时不到3个月,为技术加持下江门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2020年8月13日,由省科学院与我市合作共建的江门产研院正式落户江门人才岛。注册不到半年,江门产研院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激情,坚持“边建设、边运营、边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先后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等高端产学研平台引进侨乡,推动10多个科创项目加速落户江门。

“我相信,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外延效益,对于招商引资、创新氛围的营造,以及技术人才的集聚等都有好处。”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兵说。

“大咖位”平台吸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潮涌岸阔人才聚,万象更新风帆扬。

在日前结束的江门人才岛2021年第一季度招商活动会上,江门产研院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签约共建江门分院,与广科双创产业发展(广州)有限公司、江门市滨江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广科蓬江产业创新园等,吹响了侨乡加快创新发展的“前哨”。

一批高端产学研平台、重点科创项目争相落户江门,背后是省科学院强大科研力量带来的“磁场效应”。

记者翻看资料发现,近五年,省科学院“四技”合同总金额超过27亿元,年增长率达到30%。最新出版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省科学院蝉联在粤研究机构榜首,在全国近2000家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毫无疑问,省科学院已成为全国省级科学院的“排头兵”和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作为地方研究院,我们的使命是要立足于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聚焦产业实际需求,弥补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不平衡的问题。”江门产研院院长林展江表示,近年来,省科学院除了利用自身的科研实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外,还积极打造平台、引进外力,搭建以市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与省内地市政府共建产研院就是举措之一。

目前,省科学院仅在佛山、梅州、江门布局了产研院,江门是其在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桥头堡”。

为何青睐江门?林展江很快给出了几点理由:

——江门是老牌的“工业大市”,产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拥有“1+6”重点园区、五大万亩园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江门是“农业大市”,腹地广阔,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若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加持,向“农业强市”发展前景广阔。

——江门是“创新之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高企数量突破1800家。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道路上,创新需求将越来越大。

——江门是“华侨之乡”“院士之乡”,有着深厚的人文氛围和科研基础,能够发挥联系海外华侨华人、对接顶尖科研人才、技术的资源优势,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合作。

——江门是“服务之都”“宜业之城”,江门产研院能够落户江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江门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市科技局积极作为、主动对接省科学院各大骨干院所,坚定了建设的信心。

反观江门自身,虽然具有上述优势,但科技供给侧改革也迫在眉睫。在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大潮中,江门要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集聚区,就势必要进一步充足创新要素供给,持续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动力,借助更高平台的科研力量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

合作促共赢“市院对话”屡传佳音

回首过往,江门市与省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一直紧密无间。

早在2017年底,江门市政府就与省科学院在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启动仪式上正式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10月,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联合欧佩德公司(地尔汉宇全资子公司)在我市组建“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江门中心”,并注册成立“江门市德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

2019年10月,市科技局与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签约共建江门中心,省科学院在世运电路公司建设企业工作站。

多次接洽促成的两次结缘,让双方有了更多深入对话的机会。

2020年1月初,市委书记林应武与廖兵达成共识,加强江门市与省科学院战略合作,加快共建江门产研院。随后,双方进入“甜蜜期”。虽然2020年初,不少合作因疫情影响按下了“暂停键”,但双方的沟通交往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呈现出愈加活跃之势。同年3—4月,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定强、广科控股董事长柳建尧等多次到江门人才岛实地考察,商讨共建江门产研院事宜。4月15日,副市长王长青与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定强签订共建江门产研院备忘录。4月16日,林应武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加快组建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7月16日,我市正式与省科学院签订共建江门产研院协议。8月13日,江门产研院便注册为“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落户江门人才岛科创中心,这样的“江门速度”,也体现了江门对高端科创资源的渴求和行动力。

“江门产研院的建设速度和效率,以及各级政府、市科技局和相关部门全过程的关心支持令人印象深刻。”林展江表示。

落地即见效深度对接“江门所需”

成立后的江门产研院是如何运作的?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拿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喜的成果?

“尽管省科学院在省内三地都设立了产研院,但具体的功能定位、工作内容都是有区别的。”林展江告诉记者,各地产研院在布局的过程中,都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定制,区域不同,内容也不同,目的是探索出最科学、最高效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因此,江门产研院的工作内容要最大程度对接“江门所需”。

“这里的条件、设施都很好,就是查阅资料不方便。”“我们搞科研查阅引用资料、文献的时候,常常要花一天时间开车到广州去借阅”……在走访园区、企业的时候,林展江时常听到我市科研工作者反映查阅资料不便的问题。

“如果能够补足这个短板,相信对于江门的科技创新、留住人才会很有帮助。”他意识到,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恰好是中科院广州分馆、广东省科学院文献情报协作网网长单位和广东省科技文献信息网建设发起单位,能否借助他们的资源呢?

经过江门产研院的积极沟通,很快敲定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江门分馆(分所)落户的事宜。该馆将为我市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文献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咨询、行业领域态势监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和产业技术情报分析等研究与服务。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最为“重磅”的当属今年1月初,江门产研院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签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江门分院。

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省科学院合作组建的高水平科技智库,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中心、广东省科学院、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建立了广泛开放合作的战略与政策国际研究网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践创新驱动发展。

江门分院的落地,将进一步整合高端创新人才和智库资源,围绕江门市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学术与传媒融合为依托,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和信息传播为主线,为江门市各级政府、大中型企业提供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评估、科技人才等战略咨询服务,为江门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集聚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以创新为桥答好科技发展时代命题

既要服务好江门企业,也要把企业引进江门。

江门产研院成立以来,依托省科学院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在市科技局的积极引荐下,先后促成省科学院骨干院所以及有机硅材料、智能软件、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等10多个项目的负责人到江门人才岛科技产业园、新会区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翠山湖高新区、鹤山工业城,台山工业新城、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等各市(区)重点园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接,了解园区的产业定位、合作基础及引资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的引入奠定基础。

针对我市重点产业链上的科创短板,江门产研院目前已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我市落地,如开篇提到的安捷特(江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医学技术研究、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医药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将在江门建立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纳米抗体检测试剂及配套检测设备研发,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又如,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与世运电路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鹤山世拓电子公司,主要从事5G领域及车联网行业的嵌入式互联技术PCB(印制电路板)产品研发及生产,目前已开发出拥有8项核心技术的大功率散热、高频PCB产品。再如,由省生物工程研究所特色农作物品种选育及生态种植技术团队的13位成员共同出资注册成立的江门市博源农业科技合伙企业,主要围绕侨乡特色农作物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目前,有机硅、生物肽等1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正加快引进步伐。

为了引进更多优质初创型科技企业,江门产研院还携手江门人才岛、广科双创产业发展(广州)有限公司共建广科蓬江产业创新园,以“产研院+孵化器”的业务模式,致力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双创孵化基地,打通技术创新、育成、孵化到产业化的通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以创新为桥,江门市及省科学院在携手共建中坦诚交流、分享智慧,已在无形中结下了更加紧密的纽带。

展望“十四五”征程,江门市将与省科学院同乘合作之舟,共谋未来发展,紧密结合省“双十产业”行动计划,聚焦江门市产业技术创新痛点难点,引进成熟的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到江门落地,引入一批投融资管理、专业咨询机构等支撑平台,完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功能,建立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生态体系,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为万众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时,围绕江门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侨乡特色产业,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做好经济社会创新方向的引导,答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集聚区这一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