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院新闻

蓬江区探索专利成果“先用后付”新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来源:蓬江发布

在日常购物时,

消费者可以先体验再购买,

如今,作为企业使用

科研机构的专利成果

也可以“先用后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蓬江区通过机制创新,着力打通产学研壁垒,探索专利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的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广,推动科技成果更好从“书柜”摆到企业的“货柜”,打通专利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01

“一站式”服务

打造转化运用良好服务生态

蓬江区市场监管局与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江门产研院”)共建江门市首个全产业链综合性质量基础设施和高价值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中心(简称“服务中心”),创新建立“新质引擎四驱联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集聚政府职能部门、镇街力量、科研院所、服务资源池等四大驱动力)工作机制,为创新主体提供高价值知识产权和计量校准、检验检测、标准建设、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服务中心联动多部门深入调研走访超300家企业,为159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检索分析等专业服务200余次,汇编并发布广东省科学院超千项可转化及可授权企业使用的专利清单,夯实专利转化运用的质量基础,进一步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服务生态。

02

推广“先用后付”模式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针对科研机构有专利技术但缺乏应用市场,企业有市场需求却缺少专利技术等阻碍专利转化运用的堵点,蓬江区市场监管局立足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职能,主动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通过政策引导与服务保障双向发力,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搭建科研机构与企业产业化需求“双向匹配桥梁”,推动高质量且实用的专利技术成果走出“象牙塔”。

如为蓬江区某知名摩托车零配件企业提供微波辅助微锻表面处理专利技术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摩托车减震器因高摩擦损耗导致的避震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行业痛点,显著提高了减震器的强度、硬度以及耐腐蚀性能,静摩擦系数降低近50%,显著提升了摩托车减震器的减震性能与安全系数。此外,“先用后付”模式还成功推动合金性能提升、非晶态金属涂层应用、茶枝柑黄龙病防治等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充分展示了“先用后付”模式在推动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

接下来,江门产研院将继续发挥全市首个省级公共服务网点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先用后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与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力度,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全链条加持让更多专利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破解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助力江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