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年江门市“邑科汇”科技成果对接会暨智能机器人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举行。活动设置了科研成果展示、专家分享交流、现场精准对接等环节,共探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新路径,助力江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本次对接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专家代表,展示各自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涵盖了智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全市超过20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活动,包括同川科技、蓝点触控、南大机器人、凯特精密、润宇传感器等。
活动中,上述企业和科研院所代表们围绕强化技术支撑、加快成果转化、丰富应用场景等举措,就智能机器人在研发创新及其产业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路演环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介绍了柔性压力传感阵列和软制动器技术,引发了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趣。经洽谈,双方迅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我们目前有生产硅应变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接下来能否与贵院合作,一起开发一款基于柔性材料制成的压力传感器?”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轻薄、可穿戴、适应复杂表面的特点,且能够弯曲、拉伸或扭曲而不影响其功能,应用前景广泛。
同样达成合作意向的还有同川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介绍了该院研发的微锻技术成果后,同川公司代表主动提出,希望通过合作应用超高速(>200米/秒)粒子颗粒微锻技术,对谐波减速器柔轮表面进行数微米深的微纳米尺度锻造及改性处理,解决目前国产谐波减速器柔轮的承受大变形、大应力及高疲劳强度零件使用寿命短、精度差等关键问题。
很快,双方就联合攻关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达成了合作意向。“经微锻处理的谐波减速器使用寿命可以增加150%,是日本哈默纳科谐波齿轮的90%以上,但初步估算成本仅为哈默纳科的1/3左右,性价比优势明显。”同川公司工作人员对合作成果信心满满。
还有其他企业与机构在活动后继续沟通形成合作意向。对接会后,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莫志鹏博士走访新会区冈州陈陈皮产业有限公司,考察了解目前新会柑种植加工过程机器人应用可能性,与负责人陈彦宏就果品分拣清洗一体化、果园机器人自动化除草及喷药、农用水肥专用智能水泵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对多种特色机器人及智慧农业模式应用进行现场匹配考察,双方已初步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截至发稿前,对接会已推动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达成3个合作意向项目。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赛道,进一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汇聚科创要素资源,挖掘本地特色产业的智能化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拓展机器人多元化应用场景,助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为江门市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智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