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院新闻

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林展江:需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引育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6日来源:江门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奋战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林展江对江门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人才倍增”工程已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今后在人才培育方面需要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引育,并规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为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以更广视野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2020年,由省科学院与我市合作共建的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正式成立。除江门外,省科学院仅在佛山、梅州、珠海、海南三亚布局了产研院。作为省科学院和江门市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江门产研院积极构建“一院+多中心”的创新及技术服务体系,搭建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技术创新和技术育成孵化平台,引进了40多位省科学院博士与企业结对,为企业解决100多项技术难题,科技赋能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到江门这座城市后,我发现这里工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林展江说。对于江门如何继续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他建议,着力培养和引进一大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助力高新产业成长、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要大力挖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优化升级人才服务,从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一卡通”服务五个方面予以保障,并加强对企业、人才的靠前服务,协助解决人才引进难、留人难等问题。此外,要以更大力度全方位培育人才,以更广视野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以更实举措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以更优服务打造人才友好之城。

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江门如何有针对性地引进并培育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林展江提出:一是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依托新兴和重点支柱产业、重大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并培育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切实抓好“人才倍增”工程,集中精力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要不断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在抓好现有人才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实的同时,着力在扶持人才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人才政策的创新力度;四是依托各类产业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载体,规划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度高、开放宽容、贡献度大、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人才发展格局;五是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联系专家的工作机制,从人才引进、培育、过程管理和成效检验几个方面,让人才工作从“软任务”“软指标”变为“硬目标”“硬要求”,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六是要充分利用好江门海内外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好江门人才发展集团这一载体作用,使其成为人才引进、培育的桥梁和人才之家,增强人才汇聚于江门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对于江门人才发展集团的建设与发展,林展江建议:一是聚焦江门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符合江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和建立培育江门本土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积极打通人才引育供需渠道,做强做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二是建立链接全球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的人才引育体系,以更广视野加快创新型人才、“高精尖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华侨华人人才等重要战略人才引进,构建更加开放的引凤网络,加大与院士团队对接合作力度;三是积极推进教育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园区平台、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产业工程师、技能人才、教育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为人才发挥才智提供广阔空间;四是聚焦人才服务,持续推动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江门市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持续优化企业“人才之家”和人才工作服务站建设,强化与各县(市、区)建立全方位合作,聚力江门城市和产业发展,助力形成人才支撑体系,提升江门产业集群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合作典范。

规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

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在江门市规划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度高、开放度宽、贡献度大、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刻不容缓。

林展江认为,基地建设要精准定位,致力打造与江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高端创业基地,通过租金优惠、起步资金和配套条件的扶持、注资合营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扶持人才大胆、放心创业,吸引更多人才、技术、项目汇聚江门,切实推动江门市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着力提升创新创业基地软实力,做好软件配套服务,建立涵盖创业经验分享、业务发展规划指导、财务知识、企业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创业导师团队,为不同的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具体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二是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基地内、辖区内创新创业团队的交流,通过先创带后创,增强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三是多元化发展,充分运用好基地载体和资源,组建创新创业联盟,促成各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组建全市创新创业载体间的共享公益平台,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度高、开放度宽、贡献度大、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

文字来源:江门日报